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电话:020-31025260 
传真:020-89232023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大观园街8号202
  • 疾病防控与渔药使用
养殖后期,亚盐问题总是反复,如何科学应对

养殖后期,亚硝酸盐超标成了我们的头等难题,这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也有不少养殖朋友四处寻求降解亚硝酸盐的良药,但往往事与愿违。既然亚硝酸盐在养殖后期这样顽固,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并不是用的产品不对,很多时候是没有找到亚盐升高的原因,或是处理的不够及时。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养殖后期如何应对亚硝酸盐偏高:

一、养殖池塘亚硝酸盐的来源

养殖池塘亚硝酸盐的来源如下:养殖过程中的大量残饵、养殖动物的代谢(不仅仅是排泄)、死亡的藻类和微生物。特别是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加大,鱼虾排泄物的增多,残饵、粪便腐烂发酵及外源性氮元素的引入,池塘中亚硝酸盐偏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造成氮素的大量积累。

在养殖水体中,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三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脱氮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如果水体中达到一定的自净平衡状态,在没有外来的干涉(如没有用消毒剂),那么水的氮循环会比较正常,三态氮会一直持续在稳定的状态。在整个氮素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由多种微生物来担任,亚硝化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8分钟一个世代,因此其转化的时间不长;从亚硝酸盐到硝酸盐是由硝化细菌担任,硝化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其繁殖速度为18个小时一个世代,因此由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就长很多。

因此,亚硝酸盐是氨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硝化细菌等)通通杀灭,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过程受阻,氧气的供应不足时,反硝化细菌大量繁殖,使养殖的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高。但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使得亚硝酸氮的问题最为突出。此外,温度对水体的硝化作用也影响比较大,硝化细菌在温度较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二、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

1、高蛋白饲料,投喂量大投喂高蛋白饲料,未能被养殖动物完全吸收利用,大量的氮以残饵、粪便的形式输入池塘。随着养殖时间延长,塘底累积大量的有机物,耗氧增加,阻碍氮的转化,亚硝酸盐居高不下;

2、水体缺氧天气突变,如降雨天气,或加水、反复划船等操作,均会引起池塘发生水变返底,氮循环受阻,亚硝酸盐升高;

3、水体倒藻养殖过程中频繁消毒、杀虫,或池塘碳氮比例失衡,阻碍藻类和有益菌生长,甚至出现“倒藻”,有机质增多,藻类缺乏,亚硝酸盐高;

4、日常调水改底管理不足养殖过程中较少调水改底,养殖后期投喂量加大,塘底积累大量有机物,池塘一旦出现水变返底,亚硝酸盐急剧上升;

三、亚硝酸盐偏高如何科学应对

1、控制池塘氮输入养殖过程中适当控制投喂量,少量多餐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餐,鱼摄食减慢后即可停止投喂,减少残饵粪便的积累。

2、水源处理高密度养殖池塘实时检测水质指标,有换水条件的池塘可经常排换新水,引进池塘的水最好是经蓄水池过滤处理过的水,引进前检测水质指标,保证水源良好。

3、养殖中后期加大改底力度,生物改底和化学改底交替进行,生物改底建议颗粒的生物底改颗粒,化学改底建议傍晚使用20%过硫酸氢钾+增氧片

4、全池泼洒食盐,氯离子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这是由于亚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通过鳃小板上的氯细胞才能进入鱼体,水中氯离子可以与亚硝酸根离子竞争氯细胞上的吸收位点,增加亚硝酸根离子进入鱼体的难度,从而起到了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对养殖对象的毒害作用。

5、肥水培藻,培养藻类对氨氮的吸收,使氨氮向亚盐的转化减少;提高藻类浓度以吸收更多的硝酸盐,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减少亚硝酸盐的积累。

6、维持水体稳定,定期补碳补菌(EM菌+碳源),促进藻类繁殖及加快氮循环,稳定水体减少“倒藻”水变,避免氨氮、亚硝酸盐急剧变化。

 

文章来源:于华中渔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