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电话:020-31025260 
传真:020-89232023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大观园街8号202
  • 技术服务
冬棚虾养殖需要做好哪些技术关键点?

这两年冬棚养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不管是鱼或者虾,包括内陆地区,这也是今年发展的趋势。那么,冬棚虾养殖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冬棚虾养殖塘址的选择技巧

与常规的露天养殖的基本要求差不多,这里以南美白对虾作为讨论对象。

水温:为什么要做冬棚,目的是把水温提高,年头往前推,尽快地放苗,比别人赶早出虾,虾价可观。年尾的时候,晚造虾可以延后半个月-1个月,一些区域甚至可以更长时间。尽可能的延后,价格就越好。至于具体多少度,这与露天池差不多,不再多说了。

水:保持水源要好,污染少。因为冬棚的水质比较容易出问题,至少要求地表水要充足,地表水不足的话要保证有地下水供应,如果有地热的更好,哪怕一些严寒地区全年都可以养殖了。

土:土质不松散。沙质土壤相对比较难,实际上我也很少见到沙质土壤搭的冬棚,因这沙质一般是在海边,风又大。其他大部分区域是没有太大顾虑。

风:选择风比较小的区域。风太大会吹坏棚膜,每年都有冬棚养殖区域的棚膜被吹坏,导致虾养殖失败的情况发生,非常可惜。早春时东风起,风力也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塘址的选择不能在风口附近。

路、电:是常规水产养殖池塘选址的基本要求,就不多说了。

配套设备

架子:常规的有木竹架、钢筋水泥架,还有前两年PVC+浇灌水泥也比较常见,但近年来少见。大部分人选择钢筋水泥架,因为钢材不停降价,最主要是钢架耐用,而如果保持得好的话,木架(桉树)、竹架可以使用5-6年,这种架子的优点是容易移动,容易取出。钢筋水泥架一旦装好就固定死了。露天塘和冬棚一起养,如果塘的面积比较大,一般用木架多,以前珠三角比较多,做主柱(支撑最高点)比较好;PVC+浇灌水泥时间略长,大约6-7年,一般做主梁、主柱、边桩;钢架全部都可以用,最适合顶架和支架,一般可以用7-8年,随着钢材的价格逐年下降采用钢架越来越多。

膜:今年的市场价位在11000-13000/吨,0.75毫米的膜,属于比较好的,拆棚的时候保存得好的话,第二年还可以用。还有铺双层膜的池塘,上层膜第二年基本都可以用作下一层。薄膜一亩一般用50-70公斤。

绳子:现在流行用钢绳。前两年有人用塑料的绳子,韧性也不错,但很快就没有人用,钢绳流行起来,或者是钢材价格下降(7000多元/吨)的原因吧。如果保存得好的话(用完上油保存),可以用10年都不会坏。用量一般是600公斤/亩。大棚5亩以上建议用2.6毫米的钢绳,4亩以内的小棚,用2.4毫米的就可以了。

人工:近几年人工涨得是厉害,目前是500-700/亩,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设备:发电机组+增氧机

这是我至今为止见过效果比较好的,推荐大家使用的基本是罗茨鼓风机和PVC气管(注意,是气管而不是气盘,很多人使用纳米气盘,但增氧效果并不是很好,容易堵塞,维护比较麻烦不说池水还容易变肥变浓)。PVC气管可用的尺寸很多,根据池塘大小选定。如果是3-4亩池塘配1-2台水车基本上够用了,充气增氧是比较适合冬棚养殖的,一些寒冷地区还可以通过热风机搭配充气增氧达到提升水温的效果。

搭建时间

首先要有足够清塘、晒塘、消毒的时间。很多人认为以上三个步骤是一个工作,只需把漂白粉一洒,然后晒干塘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清塘和消毒使用的是不同的药物,晒塘要晒很久时间。清塘杀野杂,把池塘矿化,把池塘的瘀泥处理干净,消毒包括对泥土质以及水质的消毒。大部人已经比较注意水质的消毒,但是对土壤的消毒还不够重视。当然,如果消毒土壤的工作做不够,但是清塘做得好,土壤的消毒也是足够了。

目前清塘所用的药物推荐使用生石灰,至少经10-15天时间同时晒塘,等到碱性没那么强了,才建议进水。如果碱性还是比较强,建议先进少量的一点水,冲洗池塘后排掉再进水。进完后还要沉淀1-2天再消毒。如果是用漂白粉则可以直接用,因为漂白粉本身就有沉淀效果,然后把塘底的水直接抽掉20-30公分,留下上层水,剩下的池水至少要有80公分。如果继续用漂白粉消毒的话,至少要留出7-8天时间。所以整个过程算起来至少要花去15-20天时间。想养好冬棚,塘底如果不处理好的话,后面很难保证养殖成功,冬棚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养不好的话就亏大了。所以哪怕白水塘养亏了,少赚点,也要保证冬棚的成功。这点很重要: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做好以上的清塘、晒塘、消毒工作。

搭建:如果没有投苗,一般在10月中上旬就开始搭棚,提前规划好才能保证养殖成功。很多区域是先投苗,后搭棚,但也有些区域或有些养殖户无办法做到这一点。搭棚后再处理水、试苗,时间要比较充足才行。

我们养殖主要还是以最后收成的时间去决定搭棚的时间,若已经放苗,那水温在21-22℃时就必须开始搭棚了。据说今年天气怪异,将有一个非常冷的寒冬,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搭了棚的如果发现水温太高,可以把棚膜揭起来。如果现在还没搭棚可能就比较麻烦了。温度下降后水质容易变,因为一盖棚,水会出现巨大波动,藻类出现不适应而死亡。再培养的藻类和没有盖棚之前的藻类是不一样的,藻相和菌相完全变了,塘底也会出现恶化,这些对于小虾影响很大。所以,在温度没有下降很厉害的时候,就最好要把棚盖上,让虾适应一段时间,有个过渡期。先盖,棚膜先不放下来,慢慢慢慢一点一点地放,如今天放2米、明天放3米,过两天再放2米,让整个水温缓慢地提高,藻相、菌相会慢慢适应棚内环境的变化。另外要注意:不管水温有无达到22度以下,如果5公分以内的苗也最好把棚膜盖好,放苗比较早,可以先搭棚不盖膜,如果苗还比较小,最好先盖上。突出下一场雨,你的苗就可能有损耗,盖了棚可以防止类似的损耗发生。

二、养殖关键

(一)、通风控温

对于冬棚来讲的话,最关键就是控温,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冬棚养殖最怕升温而不是降温。一般情况下,外面的温度下降,棚内温度也会高出3-5℃ ,虾或许会出现一定的应激,但也问题不太大,当然除非出现极端寒潮天气情况以外,那确实就麻烦大了。而相反,冬棚养殖有个关键点就是适当的低温或降温可以控制病害、避免大量死虾的必要手段之一。

那反之,冬棚一旦升到35℃ 以上,或者突然升温超过3-4℃ ,这时候虾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养殖的前期与后期。前期是搭冬棚时,即使是投苗一个月,搭棚之初也称为前期,包括有些没有投苗的,搭了棚盖了膜后,几天之内温度就上升了,这个时候虾出问题的比比皆是。后期是快开春时或者3-4月份容易升温。升温带来的危害,常见的是倒藻、底臭、底热、缺氧、红体、偷死、烂鳃、水肿(软壳、褐斑)......很多头痛的问题。

前期一般是蓝藻、鞭毛藻引起倒藻比较多,裸藻引起的倒藻在后期比较多,这是都是升温带来的,很危险,提醒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注意,这里说的温度变化是指两天当中的同一时间段的温度对比。比如今天10点钟测量的温度,和明天10点钟测量温度作对比,不能超过2-3℃ ,这个叫升温对比。因为一天当中,冬棚的温度肯定会变化很大的,所以除非一些经验很足的老养殖户以外,经验不足者很难找到一天中具体时间段温差的意义所在,这块太复杂了些,这里就不展开了。另外棚内的温度如果达到35℃ ,也很危险,一定要开棚散热,揭开四周或者头尾。

补充一个冬棚搭建的关键点:搭冬棚时一定要跟着风向搭。能开棚的地方,最好是风头或者风尾,一打开门,风就能够进去,把一些有毒的气体(如氨氮)吹出来,要不然,人进去都受不了,何况虾还在里面。开机打水增氧,还有加水都是散热降温的方法。为什么用水车而不是用涡轮?因为水车有明显降温和消泡的效果,可以处理油膜、死藻,氧化分解。

另外,要备用一些氧化剂

(二)、改底解毒

对于底质改良,不管是冬棚还是常规养殖,现在大家都很推崇和重视,提上了主要养殖管理的流程。对于冬棚而言,这一块更重要了。冬棚最致命的一点:棚是密封的!里面气压低、闷热、毒素非常难扩散出去。常规养殖可以让风、阳光把毒素消散和氧化掉,但是冬棚出不去,最后又压回到塘里,所以冬棚会经常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很高,味道难闻、死藻。这个时候得经常去洒一些氧化型分解型的底改,以及很多人顾忌的活菌,如芽孢,这是用得最多的。最好是用活菌性的底改。

改底时间一定要提前

1、放苗后搭棚:最好在一个月之前改底2-3次,如果放苗1个月还没有进行搭棚,那么一个月后再进行改底,基本10天一次。

2、盖了棚后放苗:这时苗是在棚里闷热的、毒素很难扩散的环境里,虽然苗是适应了这个环境,但是污染会更严重,所以改底更要提前。正常10天前就得改底,并且次数也要增加,苗期也一样,这是很多养殖户忽略掉的,他们认为:虾苗期食量少,水清得很,改什么底?殊不知,水越清就越注意改底,这是因为水的营养没有释放出来或者瘀泥过多或者是水体的营养不对,肥水的物质没有被藻类利用,此时建议用一些分解型的底改,如活菌能把营养释放出来。不然,塘底恶化了你却不知道,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三)、补菌培藻

对于冬棚来讲,藻类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前面说了,冬棚是一个密封、低压、闷热环境,毒素、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很难扩散。这种情况下,藻类难生长,容易出现过早死亡、倒藻。很多人刻意去培藻,其实这个真的没有必要。

如果是喜欢肥水养殖,一定要培藻,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1、勤补菌。不要等到藻类混浊了、浓了、发现死藻了再追肥补菌,这时已经来不及了。

2、定期镜检藻相。冬棚的环境和露天塘不一样,露天塘很容易观察到藻类的情况,冬棚就很难观察,色素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同一种藻类常常水色与露天养殖时不同,所以此时不能通过肉眼来确定水是否好、是否嫩。最好的办法还就是拿去镜检。定期(2-3天)镜检一次,观察藻类是否少了,或者是有害藻类多了,就赶快采取措施。

(四)、防控病菌

主要在两个阶段比较多。这几年长三角早春养冬棚都赚钱,成功率高。为什么?其实就是温度低,很多细菌难生长。所以整个养殖过程不要刻意对病菌进行防控,没必要隔三差五消毒,有问题再消毒,没问题就没必要消毒。但要注意两个时间段:前期(秋冬交际)和后期(冬春交际),这两个阶段都是温度波动、间或出现高温。只要出现高温,细菌就容易滋生;温度波动,水质、底质不容易维护,此时也易长细菌。

(五)、注意营养

营养这一块要注意,但要适当控料。冬棚养殖的大部分时间的水温是比较低的,吃料比较少,生长比较慢,如果料控制不好的话,很容易坏底、坏水。这点很关键。

控料要视天气、温度而定。温度一降,就得考虑减料,如果不是太明显降温、寒流和升温,最好的减量不减餐,减料以后更要注意把饲料洒匀。

(六)、防冻措施

据说今年是个寒冬,大家要注意水温测量一天两次并记录,低于16℃度,南美白对虾厌食,低于14℃停料,基本不吃料,低于12℃就有冻死的危险了,但也不是一概而论,不同区域不同水质、盐度都有区别,有时水温低至8度也不死虾。但是温度下降时,一定要注意防范有可能出现大问题。当对虾出现厌食时,要及时控料或停料,不要一味投喂以免坏底坏水引起恶化而中毒死亡。

如何防冻:

1、加深水位:超过1.8米就有明显效果,但一定要注意增氧,这就是为什么要用PVC管,是因为不受水深限制,如果是水车效果就不明显了(至多能增氧到1.2-1.5米)。

2、肥水:把水肥浓,透明度低,藻类丰富,水质就有明显的保温效果。

3、铺白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铺白沙。之前有提到,冬棚不怕降温最怕升温,铺白沙也有延缓水温升高的作用。

4、石粉:没白沙铺的地方可以用石粉,白云石粉或者沸石粉也行,同样具有保温的作用,能缓解整个塘的水温降低。但请注意:在降温前半个月就要提前使用,不然也是白用。因为白粉是只是延缓温度降低(所以得在水温没降之前用),而不是一用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5、管道增温:这个效果是很明显的。去年有养殖户把热风通过鼓风机送到塘里,升温的效果蛮好的。但这个气体是有温度的,溶解性没那么强,整个水温上升时要特别注意容易缺氧和倒藻,加温水管的成本比较高。加温棒:现在有不少地区也在用加温棒增温,但成功的不多。

6、特殊冬棚:双膜棚、棚中棚,两者类似,都是两层膜,一个是棚里面,大棚套小棚,上海就有。双膜棚也比较常见,中间有点空,防冻效果也很明显。

7、药物抗冻:硬件条件如果做好了或者做不到,那就想办法用药物去抗冻。

(七)、折棚注意

1、注意时间的选择:

连续一段时间的水温超过33度就要考虑拆棚,一般来讲冬棚要考虑早春的寒流,至少要等到春寒过后才拆棚,每年都有不少冬棚折损在春寒这个节点上。不是被吹烂就是温度大变后虾出现大量死亡,可以考虑先拆一点或把棚揭起来。

如果发现对虾有明显红体、偷死增多,这时候也要考虑拆棚了,虾会有明显好转,减少死亡。

2、注意泛底

表底的温差很大,折棚后水体表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如果水温本来是33度,但表层水慢慢接近气温,可能会降到20多度,而底层还处于30度以上,这时候水体会出现温跃层(有风?)一样的效果?温度高的水出现急剧降低,表底温差超过8度,出现两个水比重不一样,表层水会往下沉,底层水由于轻就会往上浮,两个水对流,形成泛底水底就会搅。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水马上就浊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办?

拼命增氧、改底!打一些氧化剂增强水体的通透力就可以了,这个好办,最怕的是突然肥,同样的道理,底表温差过大泛底搅水,搅起来的是营养物质,可以被光合作用藻类、微生物利用,导致藻类长得很厉害,如果天气好的话,水马上肥起来,看起来很漂亮,但往往这时候隐藏很大的危险。不管是露天池还是冬棚,水质突然变浓,意味晚上会突然严重缺氧。另外突然变浓,意味着有藻类死亡,底质严重恶化。此时处理起来是真的头痛。

怎么办?拼命增氧、改底!大量投放增氧剂,适当多用一些活菌,能抢多少肥是多少肥,因为用了活菌会耗氧.如果是淡水可以泼点盐或者小苏打,如果是海水只能泼小苏打,增强氧气的呼吸率,还有解毒、抗应激的产品也不能少,看似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在用,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条理,不要用乱了。

护肝:补充一下,盖棚的时候也要注意护肝(指先投苗后盖棚的这种情况),先护肝3-4天后再盖棚。

同样,拆棚更要注重护肝,虽然环境变好了,但是温度下降了。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频道)